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
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”,您堅持的“初心”是什么?
誠實、正直、務實、向上的核心價值觀。
與“初心”有偏差或者被質疑的時候想過放棄嗎?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么?
海信歷史上經歷過很多大的變革。商業史告訴我們:優秀的企業都是不斷變化的,但企業最重要的要素是不變的。這些不變會像竹子的竹節一樣成為抵抗風雨的力量。而海信在過去的這些年始終保持不變的核心之一就是“誠信”。
因為堅持“初心”失去了什么?有沒有什么遺憾?為什么?
沒有。我們始終相信,只要對員工、顧客、投資者、合作伙伴、政府、社會等直接利益的相關者堅守誠信,必將既益于企業相關者,也益于企業自身。例如在九十年代,企業失信于銀行的事件頻發,那時盡管海信規模很小,但從未失信于銀行,哪怕是口頭承諾。
在企業以后的發展中,會做出哪些有異于“初心”的改變?
不會,我們始終堅持如一。
去年,海信正式將“嚴守誠信經營”列為集團發展方略,制定了《海信集團誠信守則》,明確了誠信的總體要求和基本規范。要求所有海信人必須恪守這一準則,尤其是各級管理者更應該成為誠信的楷模。《守則》的效力位階是高于海信所有的管理標準。也就是說所有的管理標準都必須遵照守則,將誠信要求寫入各類管理標準。
今天的創業者在創業心態和環境等方面與您當年創業時有什么不同?
當今,為了擴大企業知名度,為了取得好的銷售業績,很多企業夸大及虛假宣傳比比皆是。但是海信明確要求,品牌傳播與企業宣傳應體現誠信原則,不論通過何種方式,不論以何種載體,均不能有任何虛假浮夸。
如果讓您送給年輕的懷揣夢想的創業者一句關于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”的忠告或體會,您最想說什么?
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。在企業經營活動中不講誠信的行為,即使有利于當前工作任務的完成和經營指標的改善,其結果也必然是將企業推向墮落。不誠信實際是在積累企業風險,追求無德的利潤實際是為企業未來埋下禍根。
■企業家素描
外人眼中的周厚健,無外乎幾個字:低調、內斂、穩重。這或許就是周厚健,是海信的標簽。正是因為這個特質,盡管周厚健一直強調海信錯過了幾次機會,但海信這列動車確實一直在高速而穩健地馳騁著。
我喜歡用“低調的華麗”這個詞來形容海信,形容周厚健。
一個領導人的個人風格由性格決定,但大道三千,條條都直指向最終的目標。像很多優秀的企業領導人一樣,周厚健身上有著太多的優秀品質:果敢、睿智、和善等。細細數來你會發現,海信幾十年走過的道路其實并不像外界所看到那樣簡單的低斂。
若干年前,當長虹一馬當先,率先攪動中國彩電市場,祭起價格大戰的大旗時,整個彩電江湖一片混亂,人仰馬翻。不但洋品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,陷入混戰中的國產品牌也受害頗深。每遇大事需靜氣,周厚健反其道而用之。海信不但沒有順勢降價,彩電價格不降反升,以“品質換價格”,成功捍衛自己的利益。
2006年,當顧雛軍看到昔日的科龍大勢已去,左顧右盼之后,多少虎視眈眈的目光盯準了這塊肥肉。不過,在第一輪爭奪的名單中,海信的身影杳杳,大家沒有把這個來自北方的家電大鱷作為競爭對手。但峰回路轉,就在各路諸侯都在暗自猜度,各較其力的時候,海信橫空出世,讓科龍的去留一錘定音。周厚健的果敢和銳進在這個時候不經意地迸發了出來。至此,北海信,南科龍,海信多年一統南北的夙愿一朝實現。
周厚健說話謹慎,卻立場鮮明。在兩個方面他說得斬釘截鐵。一是認為制造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將是中國的立國之本,“如果對中國制造業前景看不清楚,不認可或者弱化的話,不僅是對企業的損失甚至對整個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。”二是看好海信海外市場,認為國際營銷對海信的貢獻“將是最大的”。畢竟這個部門的銷售額已經占到集團大約30%的份額。
2014年海信45歲的生日,周厚健敞開心扉,就眾多關于海信,關于目前家電、互聯網領域的是是非非,焦點爭論等問題第一次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對于退休的問題,對于接班人的問題,對于互聯網的問題,對于股權激勵的問題,一切敏感的,不敏感的,熱門的,不熱門的,他都沒有回避。特別欣賞他的對于海信幾大產業的描述:“海信集團的多媒體、家電、通信、信息系統、房地產、新興服務業六大產業核心都是主業,為什么?你想想,海信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很多的競爭者,如果我們列為副業的話,人家當主業都不一定做好,你當副業能做好嗎?也就只有一個可能性,死掉。我個人認為,企業沒有副業,只有主業。他們之間最大的協同就是信息技術。”
看似遲緩于最新、最熱鬧的產業,實則謀定而后動,這是周厚健,也是海信低調的華麗。
(青島財經日報記者 王永先)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