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12月1日電 據(jù)臺灣“中廣新聞網(wǎng)”報道,臺灣當局“文化部長”龍應臺確定請辭,1日下午龍應臺召開記者會,發(fā)表辭職聲明。
龍應臺是在2012年2月出任“文建會主委”,同年5月臺當局組織改造,“文建會”升格“文化部”,她成為首任“部長”。
龍應臺在聲明中列舉“文化部”成立1000天,所完成的法案和政策。但也表示,處在一個被“不信任”緊緊籠罩的時代氛圍中,支撐她逆風邁進的是許多文化界、企業(yè)界、社區(qū)界的朋友。
龍應臺的母親罹患失智癥,這幾年她每隔兩周就會到屏東潮州探望媽媽,龍應臺表示,母親明年初將跨入90歲,她決定以更多時間陪伴母親走人生的最后一里路。“文化部”的第一里路只有一次,母親的最后一里路,也只有一次,是人生不可錯失的飲水思源報答時機。
龍應臺辭官聲明全文:
“文化部”一千天,是一個披荊斬棘的拓荒工作。在這一千天中,糾結長達三年的公視僵局解決;藝術銀行正式推出;國家表演藝術中心、國家電影中心、臺灣戲曲中心、臺灣攝影中心逐一底定;博物館法、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、電影法、公廣法等等新立或翻修;文化外交網(wǎng)絡規(guī)模初建;影視音及出版政策成熟,蓄勢待發(fā)。“文化部”的“第一里路”雖然萬分艱辛,但已氣魄跨出。
能為自己的國家、自己的人民低頭流汗服務,是人生最光榮的付出。我向馬英九、江院長深深鞠躬,感謝他們給了我“俯首甘為牛”的機會。雖然“在水泥地里種花”備極艱辛,但仍是看得見許多青翠嫩苗從地底鉆出,迎向燦爛陽光。
我們處在一個被“不信任”緊緊籠罩的時代氛圍中。支撐著我逆風邁進的,是許許多多文化界、企業(yè)界、社區(qū)界的朋友。他們放下手邊的工作,為每月百場的各種政策諮詢奔走,為文化做超級志工。企業(yè)家在聽完我的理念陳述後,為文學、為電影、為藝術、為臺灣的文化外交,以捐款做為行動。社區(qū)工作者挽起袖子帶我走遍部落和城鄉(xiāng)的角落。
與我并肩工作的四百五十三個同仁,加上從臺灣頭到臺灣尾在社區(qū)、在博物館、在各種工地里埋頭干活、服務國民的總共是兩千位公務員。對所有勤勤懇懇、任怨任謗的公務員夥伴,我想垂眉低聲說:親愛的,你辛苦了。對所有過去兩年嚴厲批評的,我想說,謝謝你,畢竟批評也讓我們成長。但是對那深知實務艱難而從不吝嗇給我們一個溫暖的簡訊、幾句公開鼓舞的,我想說:感恩,請給我們公務員更大的鼓勵吧,他們會因而更有力量,為臺灣的進步更加努力,真的,因為善念吸引善念,陽光輻射陽光。
即使是人在香港的九年期間,我隔周必飛臺灣,“跋涉”到屏東鄉(xiāng)下探視母親。母親明年初將跨入九十歲,我決定以更多時間陪伴她走人生的“最後一里路”。“文化部”的“第一里路”只有一次,母親的“最後一里路”,也只有一次,同屬人生中不可錯失的飲水思源報答時機。
接受任命之初衷已達,我滿懷感恩之深情,回到文人安靜的書桌。
請輸入驗證碼